石門揭煤措施
一、工程概況
煤礦下水平揭煤石門設計長度約 m,在主斜井+ m水平車場 與 貫通處布置揭煤石門,設計采用半圓拱斷面,錨網噴支護,遇煤采用U型鋼棚支護,巷道凈寬2.5m,墻高1.2m,開口掘進至11.8m后停止掘進。
二、瓦斯地質條件
三、防突安全防護措施
石門揭煤時必須堅持以下兩個原則:
一是主動采取抽排放瓦斯措施消除突出的原則;
二是不具備揭煤條件不得揭煤的原則。
由于本次巷道揭煤段較長,采用分段措施先揭穿M80煤層,后揭穿M73煤層,預計共需二茬鉆孔,方可完成揭煤。
一)震動放炮措施
1、震動放炮必須編制專門設計,經礦總工程師批準。
2、石門揭穿突出煤層震動放炮必須遵守下列規(guī)定。
①工作面必須有獨立可靠的回風系統(tǒng),必須保證回風系統(tǒng)中風流暢通,并嚴禁人員通行和作業(yè),在進風側中應設置兩道堅固的反向風門。與該系統(tǒng)相連風門,密閉等通風設施必須堅固可靠,防止突出后的瓦斯涌出其他區(qū)域。
②爆破參數,放炮地點,反向風門位置,避災路線及停電、撤人、警戒范圍等,必須在震動放炮設計中明確規(guī)定。
③放震動炮由礦總工程師統(tǒng)一指揮,并由礦山救護隊在指定地點值班,放炮后至少30min,由礦山救護隊人員進入工作面檢查,根據檢查結果,確定采取恢復送電、通風及排除瓦斯等具體措施。
④震動放炮時,應采用檔欄設施,距工作面距離,可根據預計的突出強度在設計中確定。
⑤揭開煤層后,在石門附近30m范圍內掘煤巷時,必須加強支護,嚴格采取防突措施。
3、震動放炮要求一次性全斷面揭穿或揭開煤層,若未能一性次揭開煤層,需繼續(xù)放炮時,仍需按震動放炮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二)反向風門的設置
1、反向風門必須設在掘進工作臺面的進風側,以控制突出時的瓦斯能沿回風道流入回風系統(tǒng)。
2、必須設置兩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風門,風門墻垛可用磚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邊巖石的深度可根據巖石的性質確定,但不得小于0.2m,墻垛厚度不得小于0.8m,門框和門可采用堅實的木質結構,門框厚度不得小于100mm,風門厚度不得小于50mm,兩道風門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4m。
3、通過內墻垛的風筒,必須有防逆流裝置。
三)避難硐室的設置
1、避難硐室設在采掘工作面附近和放炮的地點,避難硐室的數量及其距采掘工作面的距離,應根據各工作面的具體條件確定。
2、避難硐室必須設置向外開啟的隔離門,室內凈高不得低于2m,長度和寬度應根據同時避難的最多人數確定每人使用面積不得少于0.5m2,避難硐室內支護必須保持良好,并安裝一部直通調度室的電話。
3、避難硐室內必須是正壓通風,每人供風量不得少于3m3/min若用壓縮空氣供風時,應有減壓裝置和帶有閥門控制的呼吸嘴。
4、避難硐室內應根據避難最多人數,配備足夠數量的自救器。
四)壓風自救系統(tǒng)
1、壓風自救系統(tǒng)安設在井下壓縮管路上。
2、壓風自救系統(tǒng)的設置,每50m設置一組,最后一組距工作面的距離應在25~40m之間,放炮地點,撤離人員與警戒人員所在的位置,以及回風巷道有人作業(yè)處都應設置。
3、每組壓風自救系統(tǒng)一般可供5~8個人用,壓縮空氣,供給量每人不得小于0.1m3/min。
五)監(jiān)測監(jiān)控
該巷道按如下要求設瓦斯監(jiān)測探頭,并實現瓦斯電閉鎖。設置如下:
(1)探頭T1安設距迎頭小于5m,距巷頂不大于300mm,距巷幫不大于200mm。
報警點:≥0.8% 斷電點:≥0.8% 復電點:<0.8%
斷電范圍:掘進工作面內及回風系統(tǒng)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
(2)探頭T2安設距離該巷道第一匯風點前10m~15m的巷道內,距巷頂不大于300mm,距巷幫不小于200mm。
報警點:≥0.8% 斷電點:≥0.8% 復電點:<0.8%
斷電范圍:掘進工作面巷道中及其回風系統(tǒng)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
(3)探頭T3安設距離該巷道第一匯風點后10m~15m的巷道內,距巷頂不大于300mm,距巷幫不小于200mm。
報警點:≥1.0% 斷電點:≥1.0% 復電點:<1.0%
斷電范圍:局扇及掘進工作面巷道中及其回風系統(tǒng)內全部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
六)其他措施
1、必須有專人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維護杜絕失爆,嚴禁使用防爆性能不合格的電氣設備。
2、突出的煤必須及時清理,以防自燃引起瓦斯爆炸。
3、對突出孔洞,應充填或支護。若發(fā)生大型或特大型突出后,不能放煤,以免造成空洞垮塌,引起再次突出,應及時砌碹或注漿,封閉空洞。
4、下井人員必須攜帶自救器。
四、安全技術措施
1、施工前,由掘進隊將通知單交礦調度室,再由調度室通知有關單位做好以下工作:
(1)通風組按求形成通風系統(tǒng)及相應的通風設施。通風系統(tǒng)必須獨立、穩(wěn)定、通風設施必須牢固可靠,并按要求在石門掘進工作面迎頭及回風巷中安設一臺瓦斯監(jiān)測探頭,要求探頭必須靈敏可靠。
(2)掘進施工人員必須使用自救器,且自救器個數不少于作業(yè)人員最多人數。
(3)避難硐室內安設與地面調度室直通電話,并安裝 壓風自救系統(tǒng)。
(4)爆破地點設在地面,距離付井口20M以外的位置,并不可正對井口。使用的爆破母線不得有明接頭。
(5)在石門揭煤放炮時,井下內任何地點不得有人作業(yè),并在付井處設置警崗。
以上工作準備就緒,各單位匯報調度以后,調度室通知生產、安全、防突組等部門到現場驗收,合格后施工單位方可進入掘進工作面迎頭作業(yè)。
2、在石門防突區(qū)域施工過程中,機電組每天都要派人對石門掘進工作面迎頭內的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進行檢查,確保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符合規(guī)定,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可靠。
3、工作面在防突區(qū)域作業(yè)時,通風組必須派1名專職瓦斯員負責檢查掘進工作面迎頭瓦斯涌出變化情況及觀察掘進工作面迎頭有無突出征兆,發(fā)現有異樣情況或突出征兆,必須立即停頭,撤人并匯報調度室。
4、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三有連鎖爆破制”和“爆破警戒”三保險制度。
(1)所有警戒必須由班長統(tǒng)一布撤,警戒人員必須撤出布崗區(qū)域內所有人員,并提前到達警戒位置,嚴禁出現脫崗、漏崗現象。
(2)在裝藥前,爆破前都必須對距掘進工作面迎頭及爆破地點附近20M的巷道進行認真的瓦斯檢查,若發(fā)現瓦斯?jié)舛冗_0.8%時,嚴禁裝藥爆破。
(3)爆破員必須親自連接爆破母線且最后離開掘進工作面迎頭,爆破后必須待炊煙散盡至少30min后才能先由班組長、爆破員及瓦斯檢查員對掘進工作面迎頭進行安全檢查。
(4)在無安全威脅時,由班長逐一撤崗,其它人員才能進入掘進工作面迎頭進行作業(yè)。
5)探眼施工及注意問題。
(1)由于在石門底部施工排放鉆孔難度較大,且施工后因孔內有積水難以達到排放瓦斯的目的。為此,在每一層煤層實施效果檢驗前,施工單位按規(guī)定向石門巷道底部周界外2、0M位置的煤層施工直徑為50~75MM排放措施孔,(措施孔7個,其中兩邦各一個,中間按距0、4布置5個鉆孔,且開孔位置距石門底部底部不超過0、2M)來達到排放瓦斯的目的;
(2)石門巷道掘進過程中,掘進隊必須堅持“先探后掘,有疑必探”的原則,堅持使用 5、0釬子探,探眼深不少于5、0M,并保證爆破后探眼剩余進度不少于2、0M(若遇地質構造帶,地質組確認鉆探無法滿足需求時,必須布置3個(掘進工作面迎頭正中一個,與兩邦成30°夾角各一個)。當班班組長應作好每次鉆探的原始記錄,并向調度室詳細匯報,遇地持構造帶時應視其實際情況,增加探眼個數和探度,具體參數由地質提供。
(3)在鉆探過程中,若發(fā)現瓦斯?jié)舛群龃蠛鲂?,有高壓水、瓦斯、氣體噴出、斷層裂隙、煤層等異常情況,必須立即停止作業(yè),撤出施工人員并匯報調度室。
(4)每次效果檢驗必須報送總工程師審批后,方可按總工程師批示的要求施工,并留足2、0震動爆破巖柱,嚴禁超掘。在布置震動炮眼的過程中,施工現場必須有震動炮眼布置圖,由跟班安全員現場指揮,要求員工嚴格按設計施工(對薄煤層必須全斷面揭穿煤層全厚、對煤層要求一次性全斷面揭入煤層深度不小于1、3M)。若因石門排放孔過多無法按設計布眼時,跟班隊長應據實際情況確定定炮眼布置方案,并報礦總工程師同意后方可施工。若因客觀原因造成巖柱厚度小于2、0M時,則必須用斜撐和背板加強工作面迎頭支護,并經跟安全員驗收合格后,方可布置震動炮眼,工作面迎頭布置震動炮眼時,只能采用一把風鉆間隙作業(yè)方式打眼。
6、震動炮眼布置好后,由掘進隊負責人書面提出震動性爆破申請,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后,由防突小組編制震動爆破行動通知,經礦總工程師審批同意后執(zhí)行。震動爆破裝藥量應是正常裝藥量的1、5~2、0倍。
7、震動爆破有關裝藥規(guī)定和土填堵炮眼要求操作,所有裝藥的鉆孔必須用黃泥土封堵,封堵深度不小于爆破孔深度的1、5倍。
8、震動爆破聯線采用大串聯,由爆破員按規(guī) 定操作。遙測人員按規(guī)定設好遙控爆破器后,在井下總指揮的監(jiān)護下完成遙控爆破器的搭線工作。
9、參加震動性爆破的人員必須服從井下總指揮的命令,并對其負責。井下總指揮負責井下全過程的指揮及檢查工作,對地面總指揮 負責。
10、地面總指揮確認井下全部人員撤至地面后,方可下達指令放炮,遙測人員只有在接到地面總指揮的爆破指令后才準操作遙控爆破器爆破。
11、震動爆破停工8小時后,由總工室、生產、安全三部門派人會同掘進隊長成組成復工檢查小組進入爆破掘進工作面迎頭檢查,出井后填寫復工措施報礦總工程師審批,礦總工程師同意復工后,施工隊必須嚴格按復工措施的要求作業(yè)。震動爆破后8小時內,掘進工作面迎頭及回風系統(tǒng)風嚴禁作業(yè)和行人。通往掘進工作面迎頭及回風系統(tǒng)的入口處由瓦斯檢查員設置臨時棚欄及警標。
12、震動爆破后巖柱全部揭開但煤層未揭完時,只能在加強掘進工作面迎頭附近的支護,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方按下列方法執(zhí)行:
(1)煤層松軟時,在有生產、安全、技術等職能部門人員或施工隊長在掘進工作面迎頭輪流值班的情況下,可用手鎬挖煤炭;
(2)若煤層較硬,不能使用手鎬挖煤時,則必須重新按照震動爆破的要求進行爆破作業(yè);
(3)若煤層厚度在2、0M以下時,沒有一次揭穿煤層全厚,則必須所掘部分采用金屬支或木支護,剩余部分后也必須立即采用金支或木支護,架棚時,若項、底、邦、斷面不夠時,可用手鎬挖煤,以保證正規(guī)支護斷面,嚴禁空邦,空頂作業(yè),支護棚距不大于0、5M;
(4)若煤層厚度在2、0M以上(含2、0M)時,則必須采用碹石增加金支支護,進入巖石后,先采用小斷面掘進然后再刷大,在石門巷道掘進過程中,更換維修支架時,必須先架后撤,嚴禁先撤后架,防止煤炭跨落,震動爆破后清理掘進迎頭現場時,嚴禁使用風動工具,并先支護后出渣,若震動爆破后掘進工作面迎頭有“門坎”或“拒爆”,必須待生產、安全、技術等單位人員現場會診后,按研究確定后的方案進行處理。掘進隊在處理未揭完的煤層或“門坎”施工過程中,必須有隊長現場跟班,并與職工同進同出。
13、加強頂板管理,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嚴格按設計施工,堅持隨掘隨支,支護跟攏掘進工作面迎頭。
(1)在日常工作中,應由班長負責經常敲幫問頂工作,配備專用的找頂釬子,特別是每次進班,爆破后進入掘進工作面迎頭,只有在找盡所有活石懸矸后,才能進行其它工作。
(2)煤層在2、0M以下揭煤段可采用金屬支架或木支護,棚距不大于0、5M煤厚在2、0M以上揭煤前先打金屬骨架,煤層揭開后采用金支棚距不大于0、5M。
14、支護要求:支架不得前傾后仰,構件必須齊全,梁柱必須與巖邦保持垂直,柱窩深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邦頂必須背緊、、背牢、不得出現空邦,空頂現象。對爆破崩倒的支架必須及時恢復。對爆破崩壞或壓壞及變形支架,必須及時更換。
15、施工單位確保工程質量,施工中如遇到地質構造,必須立即停頭匯報,并由防突小組牽頭,安全生產、地質等部門到現場匯審,形成意見并向總工程師匯報。工作面附近及回風系統(tǒng)中嚴禁無關人員進入。
16、技術組要經常派人到現場收集資料,掌握石門掘進動態(tài),發(fā)現問題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或有關部門通報。
17、掘進隊嚴格執(zhí)行交接班及集體進出班制度。班組長組織好班前會,組織好本班工作,嚴格做到上不清下不接,在工作結束后,必須先將本班工作情況及下班注意事項清楚地向調度室匯報后,才能同本班職工一道出班。
18、在打眼和掘進過程中遇下列情況停止作業(yè)。
(1)打鉆時鉆、頂鉆、噴孔、鉆屑量倍增等:
(2)掘進工作面迎頭支架來壓,出現片邦、底鼓、煤體出現聲響等:
(3)煤體變軟、變暗、層理率亂,煤體突然變薄或缺失等。
(4)回風流中瓦斯?jié)舛群龈吆龅突蛲咚贵E然增大。
19、凡進入防突區(qū)作業(yè)的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自救器應懸掛在距離掘進工作面迎頭5、0M左右的巷道 兩邦,爆破時帶出工作面到避難硐室,班長必須佩戴便攜式瓦檢儀,并將其懸掛在掘進工作面迎頭檢查瓦斯。
20、防突區(qū)域內施工時:
(1)施工隊長防突措施的報告負責,技術員對全職工的貫徹培訓考試工作負責;當班班長對當班的防突負責。
(2)防突組對防突措施的落實負責監(jiān)督責任。
(3)生產部門對防突措施的貫徹執(zhí)行負責管理責任,技術組對地質資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負責。
(4)安全部門防突措施的執(zhí)行情況負監(jiān)察責任。
21、本措施必須結合施工措施一并向職工貫徹和考試,合格者方可進入防區(qū)域,考試成績交技術組存檔備查。
22、綜合防塵
(1)滅塵管路應鋪設平、直,吊掛整齊,每隔30m設一個三通閥門,軟管跟至迎頭,各轉載點設噴頭,做到落巖(煤)、出巖(煤)灑水。
(2)巷道要經常灑水滅塵,嚴禁煤塵飛揚,風筒、電器、開關等要經常擦拭干凈。
(3)在距離工作面100m內安設三道噴霧灑水裝置,保證正常使用。
(4)加強個人防護,所有施工人員都必須佩帶防塵口罩。
23、揭煤前,為加強防突管理,保證揭煤措施的貫徹實施,經礦長辦公會研究決定成立希望煤礦防突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1)震動放炮時,必須有揭煤領導小組成員現場指揮,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
(2)揭煤前要由班組長